首頁  /  文章專區  /  儒學  /  七、述學演講集  /  2 中庸第一章研讀

2 中庸第一章研讀

中庸第一章研讀(一)

各位蓮友大德:

今天是新年元旦,各位齊聚蓮社,學人醒民首先恭祝各位新年愉快,萬事如意。往年元旦,我學人大都選講印光祖師《文鈔》,今年選一章〈中庸〉,與大家共同研讀。

 

中庸闡釋易理

〈中庸〉是《禮記》中的一篇經文,後來單行於世。此經乃孔子之孫子思所作,子思學於曾子,而曾子直接受教於孔夫子。因此子思著〈中庸〉乃一脈師承於孔夫子所教的大道。  孔夫子嘗云:「述而不作」。因此,孔夫子所教授的大道,是由敘述古聖先王之道而來。古聖先王之道,始於伏羲氏之作《易經》,當時尚無文字,伏羲氏作《易》,發明陰陽兩畫,畫成八卦,以至重為六十四卦而已。那些卦,一般人看不懂,只有聖人看得懂。歷代聖人一看就知其中含有大道,以是聖聖相傳,傳到周家時,周文王、周公,用文字解釋卦爻。但一般人還是看不懂,直至孔子作《周易繫辭傳》等十篇文字,詳述《易經》的義理,而且特別把《易經》的本體定名為「太極」。此「太極」就是〈中庸〉所據而言「天命之謂性」的「性」,亦即人人本具之「本性」,也就是佛家所說的「真如本性」。

子思作〈中庸〉,就是有系統的闡釋《易經》的道理。《易》理是中華文化的根本,了解此根本之後,依之而學,就可學成聖人。雪廬老人曾云:「中華文化所言成聖,亦即佛法所言成佛。成聖、成佛是一回事」。現在就與諸位一同研讀〈中庸〉第一章。

 

中庸首章

首先恭讀〈中庸〉第一章經文:「天命之謂性,率性之謂道,脩道之謂教。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,可離非道也。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懼乎其所不聞。莫見乎隱,莫顯乎微,故君子慎其獨也。喜怒哀樂之未發,謂之中,發而皆中節謂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。和也者,天下之達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萬物育焉。」

「中庸」二字,漢儒鄭康成注:「名曰中庸者,以其記中和之為用也。庸,用也。」中是中和,庸當用字解,〈中庸〉乃記載中和這個道理,以為學聖之用。再則宋朝朱熹注:「中者,不偏不倚,無過不及之名。庸,平常也。」中庸乃不偏不倚,無過與不及的中常之道。此兩種注釋,可以並存。

「天命之謂性,率性之謂道,脩道之謂教」。「天命之謂性」,乃言道之本體。此性人人本有,是謂本性。「率性之謂道」,率性,就是順乎本性。人人皆有本性,人皆可以學為聖人。學聖之道無他,順性而已,故云「率性之謂道」。「脩道之謂教」,率性學聖,就是脩道。脩道不但自己脩,也要將此道弘揚出去,教化他人,共同來脩道。教化他人就是教育,自古以來,教育的根本即教學者脩行此道。故云「脩道之謂教」。

脩行此道,就是實行率性之道。率性就是開發人人本具之心性。性雖本有,但因人人迷昧而不自知,所以聖人教人率性。率性成功即是本性開發完成,即能成聖成佛。如此則世間生老病死問題即能圓滿解決。就佛法說,率性率到斷盡無明,就是了脫分段生死,變易生死、而證佛果。

 

中庸第一章研讀(二)

天命之謂性

「天命之謂性」此性無形無狀,很難解釋。漢儒鄭康成注解云:「天命,謂天所命生人者也,是謂性命。《孝經說》曰:性者生之質,命,人所稟受度也。」中華文化所說的「天」,是天然、本然之意。「所命」,由本然之體而起之相為「命」。本性是靜態,寂然不動,一動就有相,就叫做「命」。此注,一般人仍不易明瞭。

今以佛家馬鳴菩薩所著《大乘起信論》解釋。真如本性如如不動,聖人來到世間教化眾生,不能不動,動則為業。凡夫眾生動則不覺,而有無明。一有無明,就起了三種非常微細之相:業相、能見相、境界相。此三細相就是「命」。

聖人不然,動則覺照,動靜一如,天命全體即是本性,故云「天命之謂性」。性體如如不動,是靜態。命,是動態。聖人覺知本性,已證本性,但為教化眾生,不動而動,即以人身出現世間,普度眾生。至於應度已度,即離開人世。聖人離世,身體雖滅,但本性不滅,又至另一個有緣之處現身教化。凡夫不明本性,困於無明,長在六道,生死輪迴。聖人度眾生了生死,成佛道,務在教化眾生覺悟自性,方能正確的脩行。所以〈中庸〉開宗明義就說「天命之謂性」。

 

心物融合一體

本性是體空相有,古人只在相上注解,令人參究而已。所以鄭康成即從太極所起的五行來解說。他說:「木神則仁,金神則義,火神則禮,水神則信,土神則知。」木金火水土,配合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,詳分身心萬有類別,每一類別皆有五分,皆自五行分出。

中國哲學講「心物合一」,佛法講「萬法唯心」。木金火水土是物,仁義禮信智是心,心物融合一體,故云:「木神則仁」:東方木,在人身屬肝,在人心則是仁。春來草木冒芽生長,表現天地之德,就是生長萬物,這就是仁,故木神為仁。「金神則義」:西方金,在人身屬肺,在人心則是義。秋來草木凋零,五穀成熟,則須收割。氣候四時運轉有一定的道理,這都是合乎義,故金之神為義。「火神則禮」:南方火,在人身屬心,在人心則是禮。火有照明的作用,將一切事理照得清清楚楚,用在人事上,有條理,有規矩。這就是禮,故火之神為禮。「水神則信」:北方水,在人身屬腎,在人心則是信。江河海洋之水潮汐有一定的時辰,何時漲,何時落,信實不爽,故水之神為信。「土神則知」:「知」讀音釋義皆是「智」。中方土,在人身屬脾,在人心則是智。智慧隨中央土遍布四方,四方皆有土,猶如古代天子治理天下,四方皆是天子治理的土地。天子治天下,要有智慧,故土之神為知。治理天下,必須智慧,同時也要有信實。所以先儒亦認為,中央土兼有智信。

再說北方水,也有智的意義,如孔子說:「智者樂水。」所以先儒也認為北方水兼有信智。

 

五行來自太極

天命之謂性的「性」字,就是《易經》所說的太極,也就是《起信論》所說的真如本性。此「性」真空,不易明白。鄭康成就拿五行來解釋。五行包含宇宙人生,森羅萬有,皆是由太極所起的形相。但此種解釋有何根據,根據就在《周易繫辭傳》裡。

《周易繫辭上傳》:「天數五,地數五。五位相得,而各有合。天一、地二、天三、地四、天五、地六、天七、地八、天九、地十」。虞翻注:「天數五,謂一三五七九。地數五,謂二四六八十。一六生成水,二七生成火,三八生成木,四九生成金,五十生成土」。(虞氏此注,據揚雄《太玄經》。五行來自天地陰陽,天地陰陽來自太極。)

北方天一生水,地六成之,南方地二生火,天七成之,東方天三生木,地八成之,西方地四生金,天九成之,中央天五生土,地十成之。五位相得,生成五行。

中華文化即言「心物合一」。講「心物合一」是令人易於了解的一種講法,其實是心物圓融在太極中。太極未生陰陽兩儀之時,心物渾然一體。生兩儀之後,即得陰陽兩箇數字。陽是奇數,即是天數的一三五七九。陰是偶數,即是地數的二四六八十。由天的五箇奇數,地的五箇偶數,相合而生五行,以至由五行生出宇宙人生萬有之相,由萬有之相追溯其根源,就追溯到太極,就可以明心見性。

凡夫眾生不覺太極生兩儀,而起無明,迷昧自心太極,就成為阿賴耶識。阿賴耶識就是第八識,有見分,代表心智,有相分,代表物質,心物合而為性命。

 

中庸第一章研讀(三)

率性以修道

「率性之謂道。脩道之謂教。」鄭康成注:「率,循也。循性行之是謂道。脩,治也。治而廣之,人放傚之,是曰教。」鄭注:「率,循也。」《說文》:「循,行也。」性體寂然不動,動則循性而行之。一切行為不離乎性,這就是道。脩道的脩字,鄭氏作治字講。治是治學,是研究學習的意思。自己研習率性之道,同時推廣至他人,這就是教。教就是教育,中國傳統教育,就是教人學習率性之道,由此希聖希賢。

 

君子慎其獨

「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,可離非道也」。鄭康成注:「道,猶道路也。出入動作由之。離之惡乎從也。」道,猶如道路,行路的人必須在路上行走,方能走到目的地。須臾,是最短的時間。脩道的人縱然在最短暫的時間,甚至在一剎那之間,也不能離開道。若一離開,何能從脩率性之道。故云:「可離非道也。」這是以道路比喻脩道的「道」。

其實,脩道是指率性而言,性是清淨本然,周遍法界,至大無外,至小無內,無處而不是性。由此可知,「不可離」是指不可離開自有的本性。本性無時無處而不在。何處可離開耶。如果說,可以離開道,那就是不覺有本性的無道之人,就是生死不得了的凡夫。所以,「不可離」是教凡夫眾生覺悟本性無處可離之理。一旦覺悟此理,則了生死,成聖人,便能深信不疑,便能率性脩道,自行化他。

「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懼乎其所不聞。」戒,是警戒。慎,是謹慎。由於了解道不可離的道理,學中庸之道的君子,在別人看不到聽不到的地方,要戒慎恐懼。如在無人之處,只要起一念損人利己之心,甚至動一妄念,雖然沒有人看見聽見,但鬼神能睹能聞。縱然鬼神亦不睹不聞,但每起一念,都是歷歷在心,無論惡念妄念,都將自有的心性污染,不能率性脩道。所以真正的戒慎恐懼,不在他人,不在鬼神,而在維護自心,不致污染。

「莫見乎隱,莫顯乎微,故君子慎其獨也」。莫見的「見」字通「現」。前說要戒慎恐懼不睹不聞,此處加以解釋。愈是隱密的地方,愈易為人發現,愈是幽微之處,愈是顯明之處。學中庸的君子,了解此理,所以要「慎其獨也。」一人獨處的時候要特別謹慎。

梁朝劉勰《新論》曾說:「獨立不慚影,獨寢不愧衾。」本性無所不在,自己獨處時,起任何念頭,他人不知,本性無所不知,因此必須觀察自己的念頭。

〈大學〉云:「格物致知」,就是觀自己的念頭。格物的「格」字當「至」字講,「物」字,雪廬老人說,就是「念頭」。一般人起念頭即是妄念,中庸學者在獨處時,一起妄念,立刻覺知,立即打消妄念。妄念打消,便是與道相合的誠心出現。慎獨,慎到出現誠心,脩道的工夫就出來了。我們無論自己修行或勸人修行,都要把握一箇「誠」字。愈慎獨,愈能令自己誠實。「誠者天之道也」,誠乃天然之道。「誠則明」,「至誠之道可以前知」,過去未來之事皆能了解。因為至誠,自然心中就明了。有慎獨的工夫,不欺人,不自欺,這是學中庸的要領。

 

七情致中和

「喜怒哀樂之未發,謂之中,發而皆中節謂之和」。《三字經》云:「曰喜怒、曰哀懼、愛惡欲,七情具。」《三字經》所說的七情,出於《禮記.禮運篇》。七情是由心中所起的情緒,〈中庸〉但舉喜怒哀樂四種。此情緒未發時謂之中。中,就聖人而言,即是真如本性,寂然不動。就凡夫眾生而言,中,就是阿賴耶識中的情識種子未起現行。

聖人已將本性開發出來,雖是寂然不動,但是如《繫辭傳》云:「感而遂通天下之故」。眾生有感,聖人即應。聖人由感應而來世間教化眾生,不能不動,但聖人已經業盡情空,是稱性而動,不是情識之動。凡夫不然。凡夫一動就是情緒,情緒一發,就不是「中」了。不「中」就談不上脩道了。

「發而皆中節謂之和」。凡夫無法使喜怒哀樂不發。凡夫的情識種子,隨時由外境引發。引發的情識,皆是妄念。妄念不節止,必然造業。既然造業,必受報應。業報不能斷除,則生老病死問題不能解決,生死大苦不能了脫。所以喜怒哀樂發出時,即須使其中節。

中節,就要將妄念克伏下去。《書經.多方》云:「惟狂克念作聖,惟聖罔念作狂」,凡夫眾生,皆是狂人,但能克制妄念則可作聖。人皆有本性,皆可作聖,但隨妄念則作狂人。所以喜怒哀樂在心中初發時,即知是妄,立即伏住,不令妄念繼續下去,這就是「和」。修中庸之道,就要從伏住妄念入手,經常保持心平氣和。伏妄念,即如佛法伏惑。

「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」。中,是指本性安然不動。此,就凡夫眾生說,即指阿賴耶識中的情識種子未起現行,而與本性渾然不動。這是「天下之大本也。」學者將阿賴耶識轉成大圓鏡智,即成聖人。聖人治國平天下,施行政教,皆以理性為本。所以「中」是「天下之大本」。

「和也者,天下之達道也」。只講中,不講和,是辦不到的。聖人要來世間,教化世間人,亦不能寂然不動,亦需現身說教,但聖人早就明了本性,早已轉識成智,一切言行稱性而發,自然中和。

凡夫阿賴耶識雖亦含有真如本性,但其言語行為都是發於情識,無論是喜是怒,種種情緒,都是煩惱,而不是和了。惟有將煩惱伏住,不使其發展,始得其和。和則能合於道,不論何時何地,能和就能通道,故云:「天下之達道。」天下無論何人,想修道,學聖人,皆須由「和」學起。學道能夠和,則無障礙,道業一定能成。

 

中庸第一章研讀(四)

天地位萬物育

「致中和,天地位焉,萬物育焉」,鄭康成注:「致,行之至也。位,猶正也。育,生也長也。」《尚書.洪範》:「初一曰五行,二曰敬用五事。」五行,就是水火木金土。五事,就是人身的貌言視聽思。五行來自天地陰陽,天地陰陽來自太極。由太極所生的陰陽五行,以及由陰陽五行所生的宇宙萬有,都是太極所起的形相,以至由相起用,無不中和。

中庸致中和就以五行稱性而修,修到純熟的境界就是致,也就是「行之至」的意思。行之至,就是天地各正其位,各盡其分。天地就是人心之中的陰陽二氣。陰陽二氣得其中和,則天地之間的萬物各得其育。自然界一片天和,沒有颱風、地震、海嘯。各類生物,各遂其生。就人群而言,則得生育、養育、教育,以至率性脩道,皆由中和而至。

 

五行用功

中庸,在理論上,是教人覺悟宇宙人生,究其根源,即在本性。悟理之後,即須脩行。中庸脩行並不困難,就在五行上用工夫。

五行生為萬有,略舉大要,有仁義禮智信五常,有酸甜苦辣鹹五味,有青黃赤白黑五色,有東西南北中五方,有貌言視聽思五事,有宮商角徵羽五音,有心肝脾肺腎五臟,有君臣、父子、兄弟、夫婦、朋友五倫。

五常以至五倫,都與五行相合,例如:心屬南方火,肝屬東方木,脾屬中央土,肺屬西方金,腎屬北方水。又如五音,宮在中央,商在西方,角在東方,徵在南方,羽在北方。

五常以至五倫,都是日用尋常的事情,學中庸之道,就在這些事情上面修養中和。例如欣賞一首五音和諧的歌曲,即得心氣和平,不起煩惱。又如日常飲食,不需山珍海錯,但得五味調和,即得禪悅妙味,身心皆得其養。五音五味如此修,其他諸事亦如此修。修到致中和的地步,五行以至陰陽二氣皆得中和。到此境界,便是「天地位焉,萬物育焉」。此時可謂「率性之謂道」了。

 

君子成己成物

〈中庸〉這一章經文略分兩段。自「天命之謂性」至「君子慎其獨」是講性理,自「喜怒哀樂」至「萬物育焉」是講凡情。學者由此悟道脩道,學成聖人,而且在脩學的過程中,就能興辦利益人群的事業。這就是成己成物的君子儒,與佛家的行菩薩道相同。

佛家菩薩如想速能成佛,須脩特別法門,求生淨土,即可當生成就。儒經〈中庸〉,猶如佛家普通法門,學聖亦須多生多劫始能成聖,若想速成,亦應指歸念佛法門。如此學習中庸,便是孔夫子所說的君子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