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  /  文章專區  /  佛學  /  二、明倫社刊論文彙集(二)  /  5 說緣

5 說緣

佛法所說的因果,是因緣果的簡稱,其中緣字尤為重要。就因果律而言,有因固然必有果,但是從因至果必須具備諸緣,否則不得其果。喻如瓜豆等物的種子,如果不種在土裡,不給日光空氣水分,則不能生長新的瓜豆。有情眾生所造的善業惡業,都必須會合諸緣,始能感受果報。故論因果,必須論緣。

吾人學佛,目的即在了脫生死,成就佛道。但想了脫生死,必須斷惑證真。依大乘法,一百二十八根本煩惱,以及一切隨煩惱,皆名為惑,極難斷除,只有從緣著手,不使因緣相會,始有效果。

緣字的意義,普通解釋,即是攀緣。眾生的心識攀緣一切境界,皆謂之緣。又據大乘義章解釋,是由藉之義。依藉於他,即名為緣。依這兩種意義,可知眾生的心識必待眾緣始起。例如眼識,據裡書頌說:「眼識九緣生」,一般人只知道,睜眼就能見物,其實並不如此簡單。所見之物如果貼近眼睛,便不能見,所以,眼與物須有相距適當的空間。其他如光線、眼根、境界、作意等,一共有九種,缺一不可。若加等無間緣,便有十種。眼識如此,耳鼻舌身等七個識,也都各有所需之緣。一切緣中,最要注意者,即是色聲香味觸五塵,這些都是心識所緣之境,無境則無從引起心識攀緣。心識不攀緣,才能談得上修行工夫。但是,世間到處是五塵,而凡夫心識也不可能不攀緣,既緣五塵,必落五塵影子,藏入第八識中,便成為自心中的種子。所以,吾人應當在五塵境界上用工夫,既然免不了攀緣五塵,那就必須有所選擇。凡能啟發道心者,例如佛經,以及世間聖賢書籍,讀之可以明理,梵音雅樂,聽之可以淨心,這都是善境。反之,海婬誨盜的歌曲,邪知邪見的書刊,無非令人起惑造業,這都是惡境。善者緣之,惡者避之。這些塵境,尚可易於辨別,學道之人也易於趨避,至於日常與人相處,甚至聽人講說經論,則是非邪正就難辨了。日常聽人一句讚歎名利之言,看見他人攀緣權勢之舉,淨宗學人聽講經論,而有對淨宗明弘暗破之詞者,這些惡緣都在不知不覺中引人退轉道心,真心求道者應該特別警覺。

緣之意義與類別,經典裡說得非常多,此處無法詳細研討,以上只是就其在修道方面的功用,以及在此末法時期所遇惡緣太多,因此略述梗概,庶可幫助消除魔障,如此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