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  /  文章專區  /  詩學  /  四、述學講演集  /  8 悔二首

8 悔二首

悔二首(之一)

下面要介紹的是兩首絕句,這是雪公早年(四十歲以前)作的,題目叫〈悔〉。先說明作詩的背景。

當時雪公在內地,看見國內各地方有軍閥割據,外面則有日本人虎視眈眈要來侵略。各省各地方的軍閥,有的為了自己私人的利益,跟日本人勾結,作漢奸。雪公看不過,也沒辦法,向政府建議嗎?也無能為力。這兩首詩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成的,因此有一點火氣,不像前面兩首看不出來。先看第一首:

人事天心兩不知,迂論深悔刺當時。

群山孰是中流柱,爾縱貪瞋我亦癡。

「人事天心兩不知」。「人事」,當時那種亂世,都是你爭我奪,各地方爭地盤,一個省就像一個國家,彼此不能合作。「天心」,即「天道」,典出《尚書》。「天心」有幾種講法,一個是「上帝的心」,一個叫做「天理」,「天理」就是「因果」。當時的那些軍閥,不僅不知「人事」,也不知「天心」(因果報應),所以才會胡作妄為。那時候,學術界也主張全盤西化,對佛家說的因果、儒家說的天命,一概反對,所以也不知「天心」。

「迂論深悔刺當時」。「迂論」,是詩人說自己的言論迂闊。作出來的詩還要「刺」(諷刺),刺當時的日本人、軍閥,以及學術界的人。

雪公當時作的詩,諷刺的作品不少,但是到後來「悔」了,為什麼?因為沒用。為什麼呢?「人事」、「天心」他們都不知道,「刺」他們怎麼會有感覺呢!意即你作出來的詩,他們根本看不懂。

「群山孰是中流柱」,這是「比喻」之詞。意指當時那些佔山為王的軍閥,誰能作中流砥柱,抵抗日本人的侵略啊?此外,這句話也在詰問:誰能將中國文化阻擋起來,叫人家不要破壞啊?要想保護中華文化,保護中國的倫常道德,不要被西化的洪水衝垮,有一個中流砥柱就行,但是,誰能肩負這個重任呢?

「爾縱貪瞋我亦癡」。那些軍閥都是「貪瞋」,都是自私自利,惹火了他,他是殺人不眨眼的。何況他們勾結日本人來侵略,而且彼此互相爭奪。「我亦癡」。詩人說:我不懂你們啊!對於「人事」、「天心」我也都不知道,我也是癡啊!這是〈悔〉這組詩的第一首,雪公慨歎,詩作出來沒人懂,譏刺也無法發揮作用。

 

悔二首(之二)

接著看第二首:

青蓮花下禮空王,呵壁懷沙枉自傷。

熱淚從今歸淨海,教他有力載慈航。

「青蓮花下禮空王」。蓮花之中,青色蓮花最好,代表佛的眼睛(佛是「紺目」)。「空王」,是佛的名號之一。

「呵壁懷沙枉自傷」。「呵壁」,有一段典故。戰國時代,屈原是楚國大夫,本來楚懷王非常信任他,後來上官大夫在楚懷王面前進讒言,說屈原這個人不行,他完全是在表揚自己,把君主的功勞完全奪去了,將來楚國人恐怕只知道有屈原,不知道有君主。這一說,楚懷王相信了,於是把屈原疏遠,最後屈原跑到湖南的地方,投汨羅江死了。在他死之前,作了〈天問〉和〈離騷〉。〈天問〉是什麼呢?楚國有很多的宗廟,廟壁上面畫有很多神像、山水圖像,屈原就把〈天問〉的辭寫在廟裡的牆壁上,質問蒼天,發洩自己怨氣。所以,「呵壁」就是指屈原把〈天問〉寫在壁上來問天、呵斥。

「懷沙」,是指屈原作的〈懷沙〉篇,這也是他投汨羅江之前所寫的。所以,這裡講「呵壁懷沙枉自傷」,就是詩人拿屈原忠君愛國的一片心思,最後落得投江而死的悲劇來自況。「枉自傷」,冤枉,沒有用處,這就是詩人比喻自己。意即過去作過那麼多詩,為了就是愛護國家,希望國家不要四分五裂,不要受外國人的侵略、欺侮,但是徒勞無功。

「熱淚從今歸淨海,教他有力載慈航」。這兩句是對首句的照應。「熱淚」,因愛國而流下的熱淚。「歸淨海」,從今以後不要像屈原那樣了,要把流的熱淚歸到清淨的大海。這個大海不是普通的海,是淨土宗的淨海。將熱淚匯歸淨海做什麼用呢?「教他有力載慈航」。把熱淚化成淨海,讓熱淚的海水來承載慈航,接引眾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。

 

詩言志

中國講作詩,最高的原則就是要表現自己的志願,即「詩言志」。作詩不管用「比體」、「賦體」、「興體」,主旨都是要「言志」,把心裡的志願表達出來。

這兩首聯章詩,前面一首純粹是講「懊悔」,懊悔什麼?懊悔原來作那麼多詩,譏刺當時那些人事,但那些貪瞋之人,他不懂道理,再怎麼譏刺也沒有用處。不過,詩人一想,自己也很癡,對那些貪瞋的人,當面罵他都無效了,還用詩譏刺,真是太癡傻了。

第二首是拿出辦法來了,就是禮「空王」(學佛),不但學普通法門,還學特別法門(淨土法門)。雪公的詩,每一首都有道,這兩首詩拿佛法來對照,不正是「苦集滅道」嗎?

因為時間的關係,後面這三首講得不夠詳細,但主要的意思是講出來了。請各位自己私下多念、多吟唱。(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