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  /  文章專區  /  佛學  /  六、述學講演集  /  5 淨業資糧

5 淨業資糧

淨業資糧

淨土宗是一個特別法門,他的特別意義就是當生成就。

修學淨土法門旨在往生極樂世界。欲求生西,須修淨業。西方極樂世界是修淨土的人所要往生的目的地,淨業就是往生淨土必修的大事業,這有三部份,即是信願行。三者猶如遠行人必須具備遠途資糧,所以稱為淨土三資糧。茲依佛經與祖語撮語述其大要。

深信二力

首先要具備「信」,信不是普通的信,而是深信。為什麼要深信呢?佛法無論那一宗都要講信,就算是禪宗,他在參話頭的時候,要起疑情,但那只是一個方法,大前提他還是要信,如果沒有信,他也不肯那麼辛苦去參究。禪宗如此,任何一宗都是如此,首要就是信。但是那些都是普通的信,淨土宗修淨業的信。則是深信兩種大力量,這是比較特殊的信。

第一個大力量,是我們自己本來就具備的力量。本來具備的是什麼呢?這也是佛法各宗共信的,那就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的佛性,我們了生死成就佛,就是憑這個本有的佛性。這個佛性萬德萬能,人人具備,只因為我們凡夫眾生自己迷昧,不明瞭自己有這種大的力量,只知追求世間那些虛假的事物,於是便有生死輪迴種種痛苦。學佛就是要破迷啟悟,要悟自己本來就有這個佛性,此性萬德萬能,非由外得。任何一宗首先都要瞭解這個力量,才能走入學佛的正途。

第二種大力量,就是佛的力量,佛指的是阿彌陀佛。阿彌陀佛在因地是法藏比丘,他在世自在王佛前發了四十八願,這四十八願的大力量,不可思議,法藏比丘就是根據這四十八願成就佛果,號阿彌陀。在四十八願中的第十八願以及第十九願,明確的說,十方世界的眾生至心發願往生到極樂世界的,念佛的名號,乃至十念,必能往生,將來這個念佛的人壽命終了的時候,阿彌陀佛就來接引。一經接引往生,即脫離此方六道輪迴,往生極樂後,即能當生成佛。

這兩種力量缺一不可,所以這個法門叫做二力法門。其他各宗純粹是講自力,無論聽那一宗,所講的理論也是非常完善也覺得非常好,但是不管怎麼講,只講自力的那都是普通法門。

自力法門,完全靠自己用功夫,把見思惑斷得乾乾淨淨,才能脫離六道輪迴,這只證得羅漢果,須經天上人間七番生死連續修持,方能成就。若要成佛,則須發心修菩薩道,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就。單憑自力的普通法門,必須經過那樣長遠的時間來修行,如果我們不認清這一點,便不了解二力法門如何殊勝。

此外還有些人特別強調他力,他們把無量壽經裡面四十八願中的第十八願提出來作依據,專信他力,這也偏了。在經典裡面,以及祖師的開示,明明都是講二力,不是單講他力。如果講純粹的他力,捨棄自力,就不是純粹的淨土修持方法,所以兩者合起來,才是完整如法的淨土法門。必須相信自他二力,才是深信。

欣厭切願

第二種資糧,就是發願。發的願是最切實的願,我們發這個願,就是專門為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大願。針對這個願來講,祖師從經典裡面以兩個字來告訴我們修淨土宗的人,一個是「欣」字,欣就是很歡喜,歡喜什麼呢?歡喜極樂世界,希望到那個環境去。一個是「厭」字,厭就是厭惡,厭惡我們這個世界。念佛人要厭惡娑婆世界欣求極樂世界。這「欣厭」二字,用一個字表示就是「願」。

我們念佛很不容易得到一心不亂,念著念著,念頭就跑了,這是什麼原因呢?實在說起來,就是欣厭不夠切實,所以要根據祖師的開示,用「切願」這兩個字表示欣厭,我們平常要在這上面多下功夫。只有淨土宗特別法門才講欣厭,其他法門不講這個。既然法門不同,我們就不要依其他普通法門的講法:「學佛不要執著,不要歡喜那個,厭離這個。」他們雖然說得很有道理,但是那是普通法門,我們所學的是特別法門,特別法門有特別的方法,有特別的理論。

「厭離娑婆,欣求極樂」是祖師們講的,可是現在我們自己反省,對於娑婆世界,我們是真的厭離嗎?果然真的厭離,那經文裡面講的若一日,若二日一直到若七日,七日就一定可以得一心不亂,很多人要是念佛不得一心,便以為釋迦牟尼佛講的話不兌現。其實那是因為我們沒有真實的厭離這個世界,自己做早晚功課,或是大眾一起念佛,念頭為什麼會亂跑呢?念頭亂跑,就是妄心、散亂心!到處去攀這個娑婆世界的「緣」。

這個「緣」不論是好、是壞,都是煩惱的,都會給我們帶來痛苦的後果,那麼我們為什麼還做不到「厭」呢?要是能夠做到「厭」的話,我們的念頭,在佛號一提起來時,就能一句一句持下去,念頭絕對不會亂跑。因為自己知道外面的那些緣都是會招感苦果的,自自然然的不去找。果然,我們時時刻刻的瞭解這一點,就知道我們「厭離娑婆」的願沒有確實。沒有確實的原因在那裡?就是沒有把這個世界真正的痛苦看明白。即使看明白了,也受了種種痛苦,還是沒有真正起警覺想厭離,因為這個世界叫「娑婆」,娑婆世界是堪忍的世界,意思就是還能夠忍受。我們雖然在這世界受了生老病死種種痛苦,還能夠忍受,不但忍受,而且還不願意離開呢!有這個不願意離開的念頭,要怎麼往生生啊?

再說欣求極樂,須對極樂確確實實的欣求,一點也不存其他的想法或其他的懷疑,有的人說:「極樂世界?遠在十萬億佛土以外的那個世界,自己也沒有去過,到底是什麼情況呢?可靠嗎?實在的嗎?」好了,有這個念頭就糟糕了!極樂世界實實在在、確確實實有這個世界,阿彌陀佛就在那個世界。

佛法可分事實和理論來研究,事實上的確有這個世界,不是從理上講的,再從理論上講,極樂世界雖在十萬億佛國土以外,但我們明瞭自己本來就有的這個力量,這力量就是真如本性。本性是無量無邊,包含一切,十方世界都包含在我們心內,這個心不是指我們凡夫這個虛妄的心,而是真心。果然把我們真心開發出來,西方極樂世界事實上就在我們心裡,娑婆世界也不離我們的心。

從事實上講,極樂世界確實在十萬億佛土之外;從理論上講,極樂世界在我們心中。因為在我們心中,所以我們只要念到一心不亂,往生是非常容易的,事實上有極樂世界,這是絲毫不可懷疑。從事從理兩方面去瞭解極樂世界,我們才能真正欣求。偏於事,只講事不講理,也會有所懷疑,誤以為「那麼遠,我們怎麼去啊!」一般念佛人都有這種想法。若偏重理不講事,就認為「這是理論的啦!事實上是不是有啊?」這都是偏的,必得事與理全部都明瞭,我們這個願才是確實的。我們要離開這個娑婆世界也是實實在在要離開,實實在在要厭離這個世界;我們求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也是確確實實要往生到那個世界,而且並不難,非常容易。瞭解了這兩方面,那才是真正切實的大願。

俗話說:「在家千日好,出外時時難。」為什麼呢?在家都好,在外面做旅客,什麼都不方便。我們在娑婆世界,就等於是做客一樣,極樂世界才是我們的家鄉,我們在娑婆世界的旅程中,要時時刻刻想念著要回家,極樂世界家裡還有父母啊!所以,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:念佛的人要如子憶母,就像離開母親的小孩子,時時刻刻想念著母親,母親就在家裡啊!我們存著這個心,發了這個願,厭離欣求就做到了。做到這個以後,我們念佛提起一句佛號,那就不是普通的念法了,能夠一字一字念得非常老實,心就實實在在的在那兒念了。

老實念佛

第三種資糧是「行」,行要講「力行」,力行首先要講正功夫念佛。昔日雪公每在佛七開示時,照例的勸告大眾:「要老實念佛。」要老老實實持一句萬德洪名「阿彌陀佛」。

什麼叫老實持名?就是我們在念這一句佛號的時候,不要想著:「我幾時得一心不亂啊?」「幾時見到阿彌陀佛啊?」念著念著,正在想:「咦!這是不是一心不亂啊?這是什麼境界啊?」這都不是老實念佛,老實念佛就是念一句佛號。祖師講「名以召德」,用這個洪名就可以感應真正的佛,感召阿彌陀佛。既是名以召德了,我們念一句佛,就不要以為「啊!我只是在念佛的名號啦!」念一句佛,佛就在面前,就是真實的佛了,不要認為我這只是持佛名號而已!所以印光祖師講;學佛的祕訣就是一個「誠」一個「敬」。什麼是「誠」、是「敬」呢?「誠敬」就是拿這件事當真事情來辦,一絲一毫都沒有羼假的在裡面。我們念一句佛號面對的就是阿彌陀佛,每一句佛號念出來,阿彌陀佛就聽到了,當真認為就是真佛在這裡,這叫老實念佛。

老實念佛是正功夫,淨土宗是正助雙修,沒有助功夫也不行。助功夫就是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。」不造一切的惡業,奉行一切的善業,這兩句話就包括所有的助功夫。學佛後,一切惡我們都不敢做了,但是,眾善怎麼奉行?以布施而論,用錢財布施時,可以量力而為。沒有錢,也可以做善事,例如我們勸人家念佛,說一些事情啟發人家的善心,或者看見人家布施時,我們隨之歡喜,這都是善事,不要一分錢,我們都可以做的。

最基本的,就是 雪公恩師在世常常講的:我們念佛的人,最基本的不要惱害眾生。不但人類眾生,物類眾生也不惱害;不論大動物也好,小動物也好,我們要悲愍他,不忍心讓他起煩惱,更不忍心來陷害他。不惱害眾生,時時刻刻記在心裡面,對於一切眾生,都是存著大慈悲的心,那自然就包括諸惡莫作,諸善奉行了。能夠老實持名念佛,奉行諸善,就是行的功夫。果然這麼做,行就是切切實實的了。

信願行就是三資糧,資糧預備充分了,修淨業就一定能成功。最後有四句話做結論,以便記憶。「二力唯深信」,深信二力法門。「厭欣大願生」,發往生淨土的大願就在這欣厭兩個字上面。「持名行眾善」,持名是正功夫,奉行眾善是助功夫,要正助雙修。這三句就是信願行三資糧,果然都能這樣做到了,「淨業自然成」。念佛功夫好的,就能得一心不亂,念佛功夫差一點的,也能夠伏惑帶業往生。

二力唯深信

厭欣大願生

持名行眾善

淨業自然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