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  /  文章專區  /  詩學  /  四、述學講演集  /  2 〈菊頌〉八首之二

2 〈菊頌〉八首之二

八首之二

第一首講完了,現在看第二首:

東籬香淡徑無塵,記得瞿顏是故人。商氣蕭森清不改,千秋幾度伯夷身。

東籬香淡徑無塵

「東籬」指的是東晉詩人陶淵明,一提到他,就想到菊花,因為陶淵明也是個愛菊之人。他在詩中說:「採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」,所以一提到「東籬」,指的就是菊花。菊花有香氣,但不是很濃,是淡香、暗香,暗香是不明顯的。「徑無塵」,這跟陶淵明「不為五斗米折腰」的典故有關。陶淵明作彭澤令的時候,上面政府派的官員下來視察,縣府的幕僚跟他講,要把衣冠穿戴整齊去接見,陶淵明一聽,就說:「哎!我還為五斗米折腰啊?!」那時候作縣令的俸祿才五斗米而已,很微薄,為了這個向人家折腰敬禮,他不幹,就掛冠而去。回去以後,他作了〈歸去來辭〉,當中說道:「三徑就荒,松菊猶存」。他家裡種有竹子、菊花,而回家的小路是清淨、無塵的。

 

記得瞿顏是故人

「記得瞿顏是故人」。「瞿」是清瘦,這是形容菊花。宋代詞人李清照說:「人比黃花瘦」,所以用「瞿」來形容菊花。這句意思是說:一看到菊花,就想起來,哦!這是我的老朋友。

 

商氣蕭森清不改

「商氣蕭森清不改」。「商氣」,「商」是「宮商角徵羽」五音之一,歐陽修在〈秋聲賦〉中描寫的秋聲,就是「商」的聲音,那是一種慘澹的聲音。所以「商氣」是用來形容西風的。「蕭森」,「蕭」是蕭條,「蕭森」這兩個字合起來,有非常冷漠、冷淡的意思。在這種商氣蕭森的局面裡仍然「清不改」,「清」就照應前面的「瞿顏」,顯出菊花的清高。「不改」,一般的花草,這時候都凋零了,只有菊花,依然綻放,展現它清高的氣息。這是擬人化,把花比作人。比作誰呢?「千秋幾度伯夷身」。

 

千秋幾度伯夷身

「伯夷」,他是殷紂王時代,在東北的一個小國家的國王——孤竹君的長子。孤竹君在重病將死之前立下遺囑,希望把國君的位子交給小兒子——叔齊,但依照當時繼承君位的制度,有繼承權的應當是長子。孤竹君死後,伯夷就要弟弟按照父親的遺囑繼承君位,結果叔齊不依,硬要把位子讓給哥哥伯夷。伯夷說,這是父親在世的命令,遺囑不能違背,結果他就逃出皇宮。叔齊看見哥哥逃了,他也不想登基即位,也跟著一起出走。兄弟兩人把國家讓出來,這個道德人品可以想見,所以孟子讚美伯夷是「聖之清者」。

「千秋幾度伯夷身」,從殷紂王那個時代,伯夷一生一生地轉世到人間來,或許眼前在蕭森環境仍然顯露清高氣息的菊花,就是他的化身呢﹗大家學佛就知道有化身,佛菩薩到人世間來,都有化身的。在中國,伏羲氏以後,唐堯虞舜文武周公孔子都是聖人,孔子以後,世間有沒有孔子再來?我們看不見,我們凡夫都不認識。聖人都是生死自如,來往人間,明明白白的,不像我們凡夫眾生,死的時候自己覺得恐怖,家裡眷屬也跟著痛苦。明道的聖人,能自主生死,生生世世到人間教化眾生,如同遊戲人間。所以我們要向他們學。從何學起?如詩中所說,學菊花的氣節,樹立人格,不跟世間同流合污,不受亂世一切邪知邪見的影響。果能如此,各位學佛學儒都能學得好,一生就能夠往聖人、往成佛的路上去走了。

今天在這裡給各位講了兩首詩,大家明白道理之後,就要從行為上開始這麼學。如果能夠確實去做,當下就是有道之人,你在世間跟任何人相處,就不會有阻礙。仁者無敵,沒有任何敵人,與人相處都是一團和氣,那我們有生之年都會過得非常好啊!這是真正的自由自在,我們在心理上一轉變,拿這個「道」跟人家相處,最後就能生死自在。(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