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  /  文章專區  /  儒學  /  六、序跋文集(續集)  /  1 至聖先師之教化

1 至聖先師之教化

至聖先師之教化──民國壹佰年五月十五日講於孔子協會成立大會

 

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協會,今天召開成立大會,學人醒民承邀在此講幾句話,深感榮幸。大成至聖先師,是國民政府所封的爵位。此一爵位,在今日之下,人所共知,是尊敬至聖先師的稱謂,亦即代表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。

 

中華文化根源

講到遠處,我們中國在三皇時代,當時尚無文字敘述,只有伏羲氏發明一陰一陽兩個符號,畫了八卦,八卦重疊起來,成了六十四卦。這就是聖人教人學聖的《易經》,這部《易經》就把我們中國文化發揮到極處。一直到現在,世界漢學家,都認為此經深奧得不得了,其中所講的道理,可以與佛教大乘經典相比。由此觀之,《易經》是中華文化的根源,是一部完美的聖教經典。

伏羲氏創作的《易經》,只是符號而已。到了周家文王之時,以文字在每一卦下說明,名為卦辭,也叫作彖辭。文王之子周公旦,為孔夫子最尊敬的聖人,就在每一爻下用文字說明,名為爻辭。在此以前,《易經》聖聖相傳,賢人以下不懂。到了文王、周公以文字說明,名為《周易》,研讀就方便了。但是卦爻義蘊無窮,仍難研讀。到了春秋時代,孔老夫子作了十篇文章,稱為「十翼」,把伏羲氏的《易經》本體,取名為「太極」。

「太極」亦即佛家所說的「真如本性」,此太極人人皆有。講《易經》則稱為《易經》的本體。講《易經》本體,就是教學者明瞭自己有真如本性。學《易》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的本性開發出來。本性全部開發出來,就成為聖人,亦即成佛。孔老夫子整理諸經,以詳細解釋《易經》為主,把中華文化集其大成。所以後世尊稱孔老夫子為「大成至聖先師」。

 

開發自心太極

至聖先師在《繫辭上傳》裡說:「易有太極」。「太極」不好懂,孔老夫子一邊詳釋,一邊教學。聖人門中的顏回,最能領悟,可惜住世不久。再來就是曾子,把聖人的學術思想,也就是夫子之道,一以貫之。然後再傳給夫子之孫子思子,子思子得其傳,遂作〈中庸〉。〈中庸〉開頭即說「天命之謂性」。此天命之性,就是我們人人本有的本性。〈中庸〉第二句「率性之謂道」。「率」當順從講。人在求學時,在辦事時,在家中,在社會,與人交往時,能夠順從本性即是道。〈中庸〉第三句「修道之謂教」。能夠率性而修,一則自修,一則勸人同修,這就是教。教,就是教育,包括家庭教育,學校教育,社會教育。一切教育,皆以此為根本。這也就是中華文化的根本。中華文化,以及一切教育,依此根本,應當教化人人開發自心太極,把自心太極完全開發出來,就是成就聖人。

成聖之後,便能解除世間一切苦惱。世間苦惱太多,敘說不盡。其中最嚴重的就是生、老、病、死。尤其是生死問題,無論何人都無法解決,任憑你是貴為天子,富可敵國的大財主,拿到很多世界性的學術獎金的人,面臨生死問題,皆是束手無策。唯有成就聖人,這些問題自然化為烏有。因為太極裡沒有生老病死這些東西。這都因為我們不明瞭太極,才有這些生老病死問題。

 

從致中和學起

至聖先師傳授中華文化教育,學者得其根本,把自有的太極開發出來,則科學家、哲學家所要研究的宇宙問題、人生問題,皆能解決。此理在子思子的〈中庸〉裡講得最詳細。

《中庸》教人開發太極,學為聖人,就從「致中和」學起。至聖先師在《周易繫辭傳》裡說:「易有太極,是生兩儀。」兩儀就是一陰一陽兩種氣象。由陰陽二氣演為十數,陰是二、四、六、八、十,陽是一、三、五、七、九。陰為偶數,陽為奇數。奇偶配合起來,生成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行。例如天一生水,地六成之。地二生火,天七成之。以至天五生土,地十成之。是知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乃陰陽兩儀所生,陰陽兩儀由太極所生。五行既然生於太極,則其所起的作用,皆是稱性而起。

大成至聖先師已成聖人,其起五行之用,皆是順乎太極,由此入世,教化芸芸眾生,故能有教無類,平等施行。芸芸眾生,本有太極,而不自知,必賴聖人教化,始能知之。

 

心平氣和致太平

既然知之,那就必須行之。行,則必須致中和。中和二字,就聖人而言,無時無處而不中和。凡夫眾生則不然,起心動念就是煩惱。煩惱無盡,以喜怒哀樂為代表。〈中庸〉說:「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,發而皆中節謂之和。」凡夫眾生,不發喜怒哀樂,是辦不到的。重要的是「發而皆中節。」喜怒哀樂等煩惱從心念發起時,立即制止在心念中,不往外發,這就是「中節」。果然如此,則自己與他人皆得心平氣和。

心平氣和,要在日用尋常中修養。日常修養,不離五行,眼耳鼻舌心念,日常所接觸的各有五境。例如眼見青黃赤白黑五色,耳聽宮商角徵羽五音等,各有五種,各須調和。就在日常見聞飲食中養其和,以至修養仁義禮智信五常,終能修得五行稱性起用,是得其中。個人生死已了,社會人群皆得平安,世界亦由此獲致真正和平。此皆得自大成至聖先師的教化。

今日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協會成立,當以弘揚至聖先師的教化為要務。恭祝諸位身心康泰,謝謝諸位。